《荒地之恋》
可以说木心的《文学回忆录》是一部文学史,也可以说不是。
没有文学史会像他这样讲述,对作家流派的选择全由个人好恶,下断语斩钉截铁,不犹疑、不解释,兴致到了就洋洋洒洒漫谈开去——
由那耳喀索斯迷恋水中倒影,点明艺术不能完成真实,人类文化就是自恋;讲《圣经》,谈到俗务中八面玲珑的人,对宇宙、自然却极麻木,真诚的人才敏于感受;老子的“无为”“无治”,其实是看透人性不可救后绝望的暴言……
从人类文明的起始出发,木心在古今中西间自在地穿行,以局外人的视角,读来却恍若故人。一部文学史讲完,重要的是他的观点。
2012年,木心于1989年—1994年客居纽约期间讲授的“世界文学史”,经听课学生陈丹青整理,结集成《文学回忆录》;2024年,陈丹青梳理有关《文学回忆录》的回忆,以听课心得与文学之爱为锚点,离题而谈交代他的艺术观、文学观与读书心得。
展开剩余89%2册布面精装《文学回忆录》+4季、200多集精制音频节目《文学回忆录的回忆录》,值得反复读与听。音频卡片更有陈丹青亲笔签名,除可兑换音频节目外,还能作为书签,相伴度过更漫长的旅程。
在木心的文字和陈丹青的声音中,过好下半年。
📚🎧陈丹青亲笔签名书课组合原价188+512,现仅420元,
签名版本数量有限,售完无补。
01. 人类文化就是自恋
那耳喀索斯(Narcissus),猎人,非神,美少年。有仙女名厄科(Echo),啰嗦女神,迷那耳喀索斯,话更多。那耳喀索斯初与之聊,后不耐,逃,逃姿美,厄科更迷,追。那耳喀索斯不知自己美,厄科知道,求维纳斯惩罚他。厄科因爱憔悴,憔悴而死,形逝,仅余声,模仿人声的尾音,故成回音女神。
惩罚开始了。一日,那耳喀索斯猎后,热,渴,至清泉,捧水喝,见水中有美容看他,极美,无人可比拟,四目相视,默认,笑。那耳喀索斯伸手摸脸,脸消失。静候水平,脸复现,更美。脸现狂喜,那耳喀索斯欲拥抱,轻轻俯身水面,触水面,形复逝。那耳喀索斯只得守在水边,默视。久,病而倒地,又去水边,又见美容,有巧笑。那耳喀索斯决心不抚,不拥,不吻,永默视水中美容。他守水边,黑夜不见,晨复现,终年如此,那耳喀索斯守影憔悴而死。维纳斯怜其身死,变其为水仙花,伫立水中。
卡拉瓦乔《水仙》
瓦莱里(Paul Valéry)文,将水仙比作女性,作《水仙辞》,意即赋予女孩的自恋、贞洁。第一句美极了,传诵一时:
你终于闪耀着了么?我旅途的终点。
纪德(André Gide)解释那耳喀索斯,解释得好。大意是,那耳喀索斯是人的自我,在时间的泉水里发现了映影,这映影,便是艺术,是超自我的自我。艺术不能完成真实,不能实际占有,只可保持距离,两相观照;你要沾惹它,它便消失了,你静着不动,它又显现。
我觉得艺术、哲学、宗教,都是人类的自恋,都在适当保持距离时,才有美的可能、真的可能、善的可能。如果你把宗教当做哲学对待,就有了距离,看清宗教究竟是什么;如果你把哲学当做艺术对待,就有了距离,看清哲学究竟是什么;如果你把艺术当做宗教对待,就有了距离,看清艺术究竟是什么——我的意见是,将宗教作宗教来信,就迷惑了;将哲学作哲学来研究,就学究了;将艺术作艺术来玩弄,就玩世不恭了。
原因,就在于太直接,是人的自我强求,正像那耳喀索斯要亲吻水中的影。而那耳喀索斯是智者,一次两次失败后,不再侵犯自我,满足于距离,纯乎求观照,一直到生命的最后。可见禅”,东方有,西方也有,换个名称就是“悟”,彻悟,悟又从“迷”来,不垢不净,不迷不恒。那耳喀索斯就因为一度伸手触抚,又一度俯唇求吻,才使他过后保持不饮不食,不眠不动,在时间和空间里证见自我,这就是人类的自我。
整个希腊文化,可以概称为“人的发现”;全部希腊神话,可以概称为“人的倒影”。妙在倒影比本体更大、更强,而且不在水里,却在天上,在奥林匹斯山上。
整个人类文化就是自恋,自恋文化是人类文化。人类爱自己,想要了解自己。人类爱照镜子,舍不得离开自己动物对镜子不感兴趣, 只有人感兴趣。
《黑水仙》
女子时时揽镜自顾。男子,士兵,无产阶级,也爱照镜。
那耳喀索斯的神话,象征艺术与人生的距离。现实主义取消距离,水即乱。这是人生与艺术的宿命。艺术家只要能把握距离到正好,就成功,不分主义。
02
弄虚作假的人是麻木的
《新约》里有段辞句,意象、语气,都美。襟怀、口气、形象、思路……他说道:
所以我告诉你们: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,喝什么,为身体忧虑穿什么。生命不胜于饮食吗?身体不胜于衣裳吗?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,也不种,也不收,也不积蓄在仓里,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,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?
你想: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;它也不劳苦,也不纺线,然而我告诉你们: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,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!
他又说:
你们这小信的人哪!野地里的草今天还在,明天就丢在炉里,神还给它这样的妆饰,何况你们呢!所以不要忧虑说:‘吃什么?喝什么?穿什么?’这些都是外邦人所求的。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,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。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,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。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,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,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。
耶稣看到百合花,想到人类的枉自劳苦。“机关算尽太聪明,反算了卿卿性命。”这是整个人类史。耶稣、老子、乔达摩,都是极度真诚敏感,感于人类的自苦,他们悲观,是一想就想到根本上去。悲观是这样来的。
弄虚作假的人其实是麻木的。他们鉴貌辨色,八面玲珑,而对自然、宇宙,极麻木。真正敏于感受,是内心真诚的人,所以耶稣见百合花就联想到所罗门。
《燃烧女子的肖像》
这段话非常悲观,清醒,无可奈何。欲语还休地说出来,强烈的诗意,无懈可击的雄辩,有一种暂时的动人性,当时听者动了,事后还是糊涂,还是茫然——这就是诗。
郑板桥谦逊,说他难得糊涂;我骄傲,因为我一直糊涂,一直迷恋于耶稣。“明天有明天的忧虑,今天的忧虑今天当。”这已超越哲学、宗教,就是一片爱,一片感叹。
最美的东西超越艺术。所谓归真反朴,那真和朴,必是非宗教、非哲学、非艺术。神奇极了。郭松棻先生说我的写作来自“彼岸”,彼岸,就是超越宗教、哲学、艺术的所在,那所在,我不会向大家坦白。
03.“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惧之”
讲到这里,可以正式谈谈老子的思想及其文体。老子生活的时代,是很坏的时代。政治卑鄙龌龊,各种治国理论纷纷出笼,而天下愈弄愈乱,原因:一,理论有谬误。二,实践歪曲理论。所以,老子才提出“无为”、“无治”。可是我总是觉得老子这般说法,是生气,是绝望,是唱反调,是现状逼得他往极端走。所以,老子哲学是伤心人语,看透人性的不可救,索性让大家回到原始状态。
不尚贤,使民不争;不贵难得之货,使民不为盗;不见可欲,使民心不乱。是以圣人之治,虚其心,实其腹,弱其志,强其骨。常使民无知无欲……
非常极端,非常不现实。世界上所有“乌托邦”构想,以老子最彻底,最有诗意,最脱离现实,绝对不可能。他的理想和当时的现实,他对他之后的一切的历史现实,都是宿命地叛逆。明知做不到,不可能,他偏要这样说。
这种近乎横蛮的心理,一定来自极大的痛苦。
鸡犬之声相闻,民至老死不相往来。
也是发脾气的话,一是等于说,你做皇帝、做官僚、做军阀,都用不着;二,这么着,大家不必钩心斗角、不必投机贩卖,不必尔虞我诈。
老子最早知道中国的两种特产:一是暴君,一是暴民。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惧之。
《投名状》
一语双关,既对暴君说,又对暴民说。他反对法治,也反对人治。无为而治,等于架空皇帝,使其不成为暴君,只有商标,没有货。对于“人”(民和君),老子为什么如此暴烈而偏激呢?他的人生观、世界观几乎是粉碎性的决绝。原因,就是他的人生观、世界观,都从宇宙观来。
天地不仁。
这个观念,真是伟大卓绝,当时极摩登,现在更摩登。这一点,老子超越了多少思想家、宗教家。有没有更摩登的观念呢,有:
天地无仁无不仁。
这是什么“子”说的,你们大概知道——老子还是“人”本位的,所以骂“天地不仁”,如果换作“宇宙”本位,仁不仁,何从说起?
所以老子悲伤、绝望、反激、咒诅,出坏主意,制订了很多对付自然、对付人的策略,历代军事家都借此取了巧、学了乖。老子,也免不了被异化的命运。
我爱老子,但我不悲伤、不绝望、不唱反调、不骂、不出鬼主意——我自得恶果,所以不必悲伤;我不抱希望,所以不绝望;我自寻路,一个人走,所以不反激。我也有脾气要发,但说说俏皮话。
老子哲学的极精练、极丰富,就在他有明晰肯定的宇宙观。反过来说,凡宇宙观糊涂,或者忽而偏向有神论,忽而偏向无神论,想说又不敢说,或者说不清,总是差劲的,不能算哲学家。例如孔丘。
📚🎧陈丹青亲笔签名书课组合原价188+512,现仅420元,
签名版本数量有限,售完无补。
🛒🛒🛒
袖珍本《红楼梦》+《白先勇细说红楼梦》套装,加赠红楼帆布袋,👆
看理想挂耳咖啡礼盒,甄选全球产区,12款人文风味,👆
理想盲盒书库大换新!增加59元体验款!👆股票知识配资论坛
发布于:北京市实盘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